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AS
李璐璐; 吕炳楠; 王楠; 温凯; 夏铖君; 张振华; 赵杰; 赵恩广![]() ![]() | |
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 | |
Source Publication | 原子核物理评论
![]() |
Keyword | 超重核 粒子数守恒方法 推转壳模型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重离子熔合反应 双核模型 |
Abstract | 探索原子核的电荷与质量极限,合成长寿命超重核是当前原子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们近几年在超重原子核结构性质与合成机制方面取得的理论研究进展。在结构性质方面,利用处理对关联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基于推转壳模型,系统研究了锕系核与超镄核低激发谱,发展了多维形状约束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并用于研究锕系核势能面和裂变位垒以及N=150同中子素中的非轴对称八极关联等。在超重核合成机制方面,系统研究了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超重核的三步过程,包括俘获过程——提出了一个位垒穿透概率新公式、熔合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动力学形变势能面的双核模型、存活过程——系统研究了激发态超重复合核存活概率等。系统研究了合成超重核的热熔合反应,得到的熔合蒸发截面与实验符合,并预言了合成119和120号超重元素的生成截面。 |
2014 | |
Volume | 31Issue:03Pages:253-272 |
Indexed By | CSCD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3[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tp.ac.cn/handle/311006/26436 |
Collection | CNKI期刊论文 |
Affiliation | 1.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3.深圳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 5.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6.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 7.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 8.华中师范大学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李璐璐,吕炳楠,王楠,等. 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2014,31(03):253-272. |
APA | 李璐璐.,吕炳楠.,王楠.,温凯.,夏铖君.,...&周善贵.(2014).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原子核物理评论,31(03),253-272. |
MLA | 李璐璐,et al."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原子核物理评论 31.03(2014):253-272.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