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AS
董相坤; 郭奉坤![]() ![]() | |
正反重强子对构成的强子分子态能谱(英文) | |
Source Publication | 物理学进展
![]() |
Keyword | 强子分子态 奇特强子态 隐粲系统 极点 |
Abstract | 近二十年来,世界上众多高能物理实验发现了大量超出传统夸克模型的共振结构。为了理解这些性质奇特的共振结构,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方法和模型。其中,因为实验上发现的这些奇特态大多处在一对强子阈值附近,强子分子态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关注。本文我们将以粲–反粲强子对为例来探究哪些系统可以形成分子态,进而给出粲–反粲强子分子态的能谱。我们考虑了所有由S波粲介子、粲重子以及窄的P波粲介子构成的粲–反粲强子对。我们假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介子交换主导,在最低阶近似下可简化为常数。通过求解常数相互作用的Bethe–Salpeter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振幅的极点进而确定该系统分子态的质量。最终我们发现,那些通过轻矢量介子交换在阈值附近产生吸引力的系统,会存在一个靠近阈值的极点。不同的系统,由于其相互作用强度不同,极点可能会处于能量复平面的第一黎曼面或者第二黎曼面,分别对应于束缚态或者虚态。我们总共发现了229个强子分子态。很多实验上发现的那些位于粲–反粲强子对阈值附近的共振结构可以很好地与我们的结果吻合。另外,我们需要强调所预言的一个ΛcˉΛc分子态,这个态可以很好地解释北京正负电子谱仪(BESIII)上测量的数据。 |
2021-02-22 | |
ISSN | 1000-0542 |
Volume | 41Issue:02Pages:65-93 |
DOI | 10.13725/j.cnki.pip.2021.02.001 |
Indexed By | CSCD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tp.ac.cn/handle/311006/27576 |
Collection | CNKI期刊论文 |
Corresponding Author | 董相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3.中南大学物理学院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董相坤,郭奉坤,邹冰松. 正反重强子对构成的强子分子态能谱(英文)[J]. 物理学进展,2021,41(02):65-93. |
APA | 董相坤,郭奉坤,&邹冰松.(2021).正反重强子对构成的强子分子态能谱(英文).物理学进展,41(02),65-93. |
MLA | 董相坤,et al."正反重强子对构成的强子分子态能谱(英文)".物理学进展 41.02(2021):65-93.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正反重强子对构成的强子分子态能谱(英文)(1684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